新闻动态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新闻动态

经济参考-新华通讯社:“贵定模式”多举措塑造脱贫攻坚新样本

2020-04-08 17:00来源:新华通讯社作者:宣传组

“贵定模式”多举措塑造脱贫攻坚新样本

2017-11-24     记者 高伟 贵定报道 来源:经济参考报

贵定县位于贵州中部,地属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同时也是滇桂黔石漠化集中连片贫困地区贫困县。在近年脱贫攻坚工作中,贵定县通过推进思想建设、产业提升、绿色发展等一系列举措,将当地的扶贫脱贫工作和经济发展有机结合起来。

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贵定县委书记莫春开表示,坚持产业扶贫和思想扶贫齐抓、物质脱贫和精神脱贫同步,深入推进精准扶贫精准脱贫。要在物质形态和意识形态上打好“组合拳”,确保思想扶贫与文明建设同步,以破除僵化思想、完善基础设施、推动产业融合等方面为着力点。既抓物质扶贫,扎实补齐短板、打好基础;又抓思想扶贫,激发动能,努力让贫困群众在思想上、精神上、物质上同步实现脱贫。

扶贫先扶志

激发农户脱贫积极性

德新镇丰收村是贵定县的深度贫困村之一,全村800多户人家主要以务农为生。尽管村寨距离贵定县城只有大约19公里,但是在蜿蜒的山间公路上开车前往,却需要将近一小时。

和周围村庄类似,丰收村的青壮年劳动力大部分在外地务工。不过,深度贫困户陈龙钢选择留在村里,凭借种茶、制茶的手艺带领部分村民自主脱贫致富。

陈龙钢家里五口人,名下有20多亩地。由于山地相对贫瘠,每年紧靠农作物的收成无法维持一家人的生计。早年前,他也和其他村民一样曾经南下广州等地务工补贴家用。偶然间,他发现南方一些地区的山地和家乡十分类似,却盛产茶叶。于是他开始钻研种茶和制茶的技术,并在家乡的山地做实验。最后发现一种叫“小叶苦丁”的茶叶可以在家乡种植成功。

2011年前后,陈龙钢将家里的山地全部种上茶叶,自产自销。在初步获益后他继续扩大规模,从其他村民手承包土地继续种植茶叶。如今,他家的茶山规模已经接近百亩,每年的稳定收益有十几万元。

不仅如此,陈龙钢还将自己的经验复制给其他村民,和村民成立合作社,扩大茶叶种植规模。到目前为止,合作社已经有80多户村民和近2000亩茶田。茶叶种类包括小叶苦丁、铁观音等,制成品则有绿茶、红茶以及保健茶等。

“政府帮忙联系一些销路,我们自己积累了一些老客户,茶叶每年的收益基本是稳定的。”陈龙钢告诉《经济参考报》记者,在种茶的同时,他还在探索利用茶花和周围山间的山花养蜂,每年可以生产四五十斤蜂蜜,增加近万元的额外收入。

而合作社不仅带领村民种茶,平时也需要雇佣一些劳动力。他说,“我们的茶叶是全流程全手工加工,需要大量的人工,招工对象主要是针对附近的一些贫苦户和深度贫困户。例如采茶的时候,费用70/天;平时也需要人工修剪、锄草、施肥等。”

周边的村民可以选择跟合作社一起种茶,可以单纯流转土地,还可以到茶田作工。陈龙钢告诉记者,“无论如何,收益都要比原来传统的种植农作物多得多。所以,村民也很有积极性,尤其是这几年茶田规模越来越大,加入的村民也越来越多。”下一步,陈龙钢计划往茶叶种植和制作的上下游继续延伸产业链。“目前正在计划,希望能在村里办一个茶叶加工厂。”

在采访中,针对脱贫攻坚工作,莫春开认为,强化思想是先导,首先需要激发农户自身的自主脱贫意识。“我们把扶贫政策宣传与思想扶贫结合起来,全方位开展挂村部门到村宣讲、联亲干部入户动员、村支两委内生动能激发工作。把思想扶贫做到户、激勤去懒做到人,引导贫困群众破除‘等靠要’思想,做到依靠而不依赖党和政府,树立自力更生、勤劳致富的思想意识,切实扭转群众‘要我脱贫’向‘我要脱贫’转变”。

另一方面,按照省、州的安排部署,推进“春季攻势”、“夏季比武”、“秋季总攻”、“冬季扫荡”行动,将全县党员领导干部、村“第一书记”、驻村工作队、联亲干部和村支“两委”成员作为脱贫攻坚“大比武”对象,明确“五亮五比五提升”主抓手,把全县扶贫攻坚项目现场观摩会的观摩点放到最偏远村组,开展村与村、组与组、户与户的经常性、多样性比武,在各村各寨形成人人处处显先进的比拼赶超氛围,镇(街)、村组主战场、主阵地的动能动力得到有效激发。

改善设施

提升基础生活条件

德新镇丰收村通往县城的公路正在翻修,目前大约4/5的路段已经铺上崭新的路面,剩下的三公里左右路段也将在近期完成硬化。和德新镇丰收村类似的还有贵定县金南街道办事处的陶家山寨胜利村。

同样是因为地处山区,交通不便,距离贵定县城最近的陶家山寨胜利村也是深度贫困村。陶家山寨胜利村村支书孙大林告诉记者,“交通不便,让胜利村成为离贵定县城最近的‘边远山区。”因此,先修路是脱贫致富的首要选择。记者看到,通往胜利村原本崎岖颠簸的道路正在翻修,其中一半的路段已经完成硬化水泥路面的覆盖。

值得一提的是,针对全县脱贫攻坚工作中的基础设施建设,莫春开总结出“六山行动”,其中提出坚持交通先行,以“交通进村入户、助推精准脱贫”为统揽,全面实施村与村之间、组与组之间的道路硬化工程,总攻“山区公路组组通”。

莫春开介绍说,从今年8月起向全县剩余的193个自然村寨519.85公里的通组路发起总攻,确保201810月底前完成所有通组路建设,提前两年实现通组路硬化工程全覆盖,全面解决贫困群众出行“难”问题。同时,按照“集中连片、突出重点、先干后补”的建设思路,决胜“山寨道路户户连”。

与交通先行同时进行的还有一套搬迁安置方案,针对山区零散的村落、居民,施行统一搬迁安置。贵定县云雾镇大塘村岑明富、关口村岑光忠就是云雾镇异地扶贫搬迁的其中两户对象。

在距离云雾镇镇政府不足500米远,全新落成的住宅小区当中,岑明富、岑光忠两家都在一楼,刚好是邻居。岑光忠家的门口还贴着黔南智慧扶贫的二维码,所有建档立卡的贫困户可以扫描二维码向当地扶贫开发领导小组直接反映问题和提出意见。作为精准扶贫中“干部联亲户”,两家门口还贴着县、镇、乡、组四级“包报责任人”的姓名、职务的手机号码。

岑明富家的客厅还贴着搬迁前老屋子的照片,那是三间木质结构的20世纪七八十年代的老房子,曾经住着全家5口人。2016年,全家搬进现在的新房子,用政府补助的2万元装修款完成装修,又买了一些家具,然后他又申办了5万元的“特惠贷”开始做水果零售生意。

“家里原来有十几亩地,其中能耕种的只有两亩,养活不了一家人。全家搬下来以后,原来的土地也流转出去,每年收一点租金。现在爱人可以出去做点小工,我自己做点小生意,每月能有大概4000元的收入。” 岑明富告诉记者,5万元的特惠贷是政府专门针对贫困户自主就业的一个优惠政策,“三年内免息,所以压力不大。”

产企结合

立体推进脱贫攻坚

同样是云雾镇异地搬迁户的罗富祥在其他村民眼里是很有头脑的一个人。今年41岁的罗富祥只有初中文化,但是他从生态农业里发现了商机。2012年,从紧邻大塘村和关口村的茶山村异地搬迁到云雾镇以后,罗富祥改变原来种竹笋、玉米等传统单一的种植模式。联合其他搬迁安置户成立合作社通过流转土地,开始种植蔬菜、食用菌、水果和进行生态养殖。

截至目前,他们联合成立的“贵定县满堂红蔬菜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已经从最初的五六家农户发展到几十家,农户可以用土地入股进行投资,合作社统一管理经营、统一销售,在规模逐渐扩大后,现在的农产品已经销往贵阳、长沙甚至广州等大城市。

“合作社入股的农户因为股份不同,每年分红收入也大不相同,有的一年几千块钱,有的一年十几万。农户之间都存在比较心理,所以大家投入的积极性很高。” 罗富祥告诉记者,“农户只需要用土地入股,资金方面有政府的特惠贷款,同时当地政府还负责农产品种植的知识培训,产品销路不好的时候政府也会帮忙解决。而且,合作社也能给其他贫困村民提供务工岗位,增加他们的额外收入。”

不仅仅是农户自主成立合作社,坐落于云雾镇的“贵定县中企食用菌科技研究生产有限公司”,是当前贵定县“一县一业”最重要的支柱产业之一。截至目前,云雾中企公司一期食用菌大棚已经建成约25000平方米,并配套有科研室、育接种车间、菌棒车间、冷藏库(500多立方米)等。现已形成固定资产约1200万元。 从今年开始,第二期在建食用菌大棚30000平方米、预计总投入为5500万元(含流动资金1000万元)。

记者了解到,中企食用菌科技研究生产有限公司自入驻云雾镇以来,云雾镇40余个中心村组以公司+新农户组织+贫困户的方式集中建设大棚培育基地。老百姓把菌棒放在公司进行寄养,由公司负责提供技术、市场,大面积带动了当地老百姓脱贫致富。在二期工程建设中,计划把中企公司打造成为省、州、县食用菌示范基地。

“通过政府平台公司与龙头企业来搭建平台,能够更有效地帮助贫困户脱贫致富”。莫春开告诉本报记者,在扶贫攻坚当中,强化产业是核心。他要求,全县上下把产业扶贫作为推进脱贫攻坚的核心任务和主攻方向,围绕茶、刺梨、蔬菜、生态畜牧等种养殖产业,做优扶持“团体”、做特创业“主体”、做大产业“载体”、做强创收“实体”。

2017年以来,贵定县陆续引进老干妈、茅台、中储农、珠海港务集团、福建天福集团等一批科技型、规模种养殖型、制造加工型、劳动密集型、商贸物流型企业进入贵定建设开发产业园,以此推动贵定现代农业、现代制造业、现代物流业发展和批量服务群众就业,促进脱贫攻坚,确保贫困户有效脱贫、稳定脱贫、长久脱贫,立体推进脱贫攻坚工作。

户户有项目

以增收实现彻底脱贫

莫春开进一步介绍,在大力发展当地产业的同时,按照户户有增收项目、人人有脱贫门路的目标要求,狠抓贫困群众增收门路的拓展。围绕农村“组组通”公路和危房改造以及易地扶贫搬迁项目建设,开展混凝土工、钢筋工、抹灰工、管道工、架子工、筑路工、沥青工等培训;围绕产业扶贫和绿色农产品“泉涌”工程,开展食用菌、烟草、中药材、茶叶、蔬菜、家禽等种植和养殖业培训。

20171月至3月初,沿山镇引进了贵州绿视野开发有限公司刺梨茶、刺梨饮料等项目和贵州天泷集团开发投资有限公司天龙一号码头旅游综合开发项目,共计项目资金1.8亿,企业的入驻有效助推沿山镇优势产业的发展,带动村级抱团发展特色产业,促进群众共同脱贫致富。

同样,成立于2014年的“贵州山王果健康实业有限公司”地处沿山镇,是一家集刺梨种植、研发、生产、加工于一体的综合性实业有限公司。企业资产总额1.5亿元,现拥有员工120余人,拥有高标准绿色生态刺梨基地2万亩。山王果公司所处的沿山镇历来为商贸古镇,因此,公司产品刺梨汁、磁力饮料等产品远销广州、深圳、上海等及省内外各大超市,产品供不应求。

该企业以公司+基地+农户+合作社的生产经营模式,积极调整当地农业产业结构,激发农民刺梨种植积极性,帮助他们拓宽增收渠道。2012年底至今,公司在贵定自建基地6500亩,带动全县刺梨种植面积达13万亩,辐射贵定县65个行政村;公司自建基地每年解决就业3.6万人次,贫困户达80%以上;年支付流转费19.5万元,劳务费320余万元。

沿山镇在狠抓农业产业发展,拓宽增收致富渠道方面,通过用盘活村级土地流转服务中心,集约经营土地,按照“企业+基地+贫困村+贫困户”的模式,通过企业发订单付定金和企业建基地聘工人等方式,引导企业在贫困村建种植基地,帮助做好土地流转。不仅带动贫困户发展种植,聘用贫困户到基地和企业务工,也促进企业和农村双赢发展,实现企业发展、基地扩大、集体壮大、群众致富的有机结合。

例如,贵州和裕丰中药饮片有限公司在贫困村底至村就以该模式开展土地流转项目,目前发展中药材种植1.5万亩,其中带动162户贫困户发展生产原料中药材种植1200余亩。企业产生效益后将对农村进行扶持,企业生产中不仅无偿为贫困户提供种苗、技术培训和技术指导,还对贫困种植户进行定价收购,确保农户低投入、高产出,解决他们发展资金不足的问题。

据不完全统计,每年沿山镇域各种养殖基地和企业就可解决就业约2万余人次,为老百姓创收200余万元。“让贫困群众充分参与社会经济发展、并在创业就业中增收致富,做到有劳动力的贫困户一户至少有1个劳动力转移就业”。莫春开表示,“下一步将强化‘旅游+’、‘+旅游’的发展理念。寨寨打造旅游环境促进山乡文明、家家都做旅游民宿促进乡村发展、户户加工旅游商品促进收入拓宽、人人依托旅游就业促进脱贫致富”。

一户一码

创新电商扶贫模式

在大力发展产业的同时,针对当前电商产业发展的大趋势,贵定县结合当地特色旅游业,开展餐饮、乡村导游,刺绣、蜡染、银饰等培训,推进“大数据+农业+旅游业”模式,对23个乡村旅游扶贫示范点建档立卡内的贫困户优先推荐参与务工增收。目前,已经形成稳定的“企业+基地+贫困户+观光体验旅游”脱贫“传帮带”模式,带动全县景区周边农户6.5万余人进入旅游相关服务业。

同时,贵定县进一步强化了“市场倒逼生产,电商链接万家;供给强化品质,产业推动扶贫”的意识,把电子商务发展与脱贫攻坚工作深度融合,强化大数据的聚通用。其中,通过建立一镇一码,一户一码,一品一码;以及平台联动、电商拉动,借助阿里巴巴农村淘宝、菜鸟物流和领略中国等平台“借船出海”。

莫春开告诉记者,近期贵定将与苏宁签约推进合作,畅通农村网络消费服务、综合便民服务、优质农资直销、农产品“散采集送”等一体化服务体系,倒逼全县干部群众深度“触网”“触电”;通过政企互动、市场撬动,培育电子商务市场主体、发展农业经营主体,形成“政府、企业、平台、园区、基地、新型合作组织、基层党组织、电子商务+贫困户”的“N+1”扶贫机制。

不仅如此,通过电商与产业链接、企业与基地链接、企业与群众链接、产品与市场链接、产品与品牌链接、服务与体系链接,通过大数据溯源一头连接市场、一头连接产业基地和贫困群众,目前已经实现了全县“一县一码”、“一镇一云”,65家大型龙头企业和45个获得CS认证产品的“一品一码”,全县建档立卡贫困户“一户一码”,有生产能力贫困户的溯源体系建设已基本建成。

值得一提的是,贵定县推进农村电商精准扶贫的做法已经得到国家商务部的认可推广。118日,118日,陕西省安康市商务局一行21人赴贵定县昌明镇考察电商扶贫工作。

在紧邻贵定县城的昌明镇,“贵州领略农产品大数据有限公司”创始人黄亚欣博士,向《经济参考报》记者介绍了贵定电商扶贫大数据平台的运作方式及如何使贫困户得到利益促进脱贫。

黄亚欣说,“贵定县昌明镇电子商务运营服务中心集电商交易、品牌孵化、人员培训等为一体,中心建立了精准扶贫大数据系统,推出一户一码、一品一码,消费者购买商品后,可以扫描二维码,了解到商品的原产地、加工等信息,还可以了解到种植的贫困户家庭情况,这就为全社会爱心人士参与扶贫建立了平台,同时,贫困户农产品溯源、实时监控能使人更放心的购买产品,形成良性循环。”

记者了解到,近年来贵定县抢抓创建“国家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机遇,把“三农”领域作为电子商务发展的主战场,作为助力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产业抓手和战略路径。自2017916日贵定昌明成功举办了全国农村电商精准扶贫经验交流会以来,短短不到两个月时间,吸引了全国各地电商考察团蜂拥而至。

莫春开介绍,“下一步,贵定县将在成功承接全国农村电商精准扶贫现场交流会现场考察的基础上,更加突出抓好‘六个提升’,即电商扶贫与大扶贫、大生态成效提升,就业、创业、产业成效提升,电商扶贫与贫困群众自我脱贫的成效提升,电商扶贫与镇(街)干部推动精准脱贫成效提升,电商扶贫与村级组织综合管理服务发展成效提升,电商扶贫与实体经济发展联动脱贫攻坚成效提升”。

用户名:

密   码:

验证码:

我还没有账号,我要注册

用户名:

电子邮箱:

手机号码:

手机验证码:

密   码:

确认密码:

验证码:

我已有账号,我要